在歐盟開始實施強制性輪胎標簽法規之際,國內輪胎業內人士在出席于上海舉行的產業發展論壇時一致認為,作為全球汽車輪胎制造大國,中國輪胎產業的“綠色化轉向”將進一步提速。
從今年11月1日起,歐盟實施強行性輪胎標簽法規,即在歐盟銷售的轎車胎、輕卡胎、卡車胎及公共汽車輪胎必須加貼標簽,標示輪胎的滾動阻力、噪聲和濕滑路面抓地力等級。歐洲是中國輪胎的第二大海外出口市場。
雙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輪胎研究所主管李博慰,在“2012中國綠色輪胎產業發展論壇”上發言時表示,歐盟提出的標簽法規將對中國的輪胎出口帶來許多相關限制,如何來避免這些限制、穩定這一市場,將是中國輪胎業面臨的重要問題。中國市場必須拿出更優質的產品才能參與全球競爭。
根據中國汽車咨詢中心網了解到的情況,亞洲地區輪胎的產量和產能始終是全世界最高的地區之一,但目前只有日本和韓國推出了相關的輪胎標簽法。
據統計,2012年上半年,全國橡膠輪胎外胎的產量達4.2億條,同比增長8.22%。其中,子午線輪胎外胎的產量達2.07億條,占全國總產量的49.24%。6月份,中國生產橡膠輪胎外胎8314.95萬條,同比增長18.97%。中國的汽車輪胎產量是全球的三分之一,出口貿易約占50%的比重。
出席“2012中國綠色輪胎產業發展論壇”的人士共同認為,中國汽車輪胎產業首先應盡早地建立主流的標簽制度,與國際標簽法接軌;提高消費者意識,讓他們有意識地去了解相關產品;還應該盡快制定和修改相關的測試標準,來提高中國輪胎產品的質量;同時,應該收集其他先進國家相關標準制定、修改、發布的相關信息,以便跟上國際最新的潮流。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在最近的一次行業會議上指出,“綠色輪胎”產業化是行業目前和今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中國橡膠工業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目前,輪胎企業、協會和政府都已將“綠色輪胎”產業化工作提到重要地位。
中國汽車技術中心部長惲海在論壇上透露,中國關于輪胎“綠色化”的行業標準和相關強制性法規的制定工作,正在加速進行中,目前公信部已經就“綠色輪胎”問題和歐盟有關方面開展了圓桌會議,并原則上同意對輪胎課題進行立項。
作為行業組織的代表,中國輪胎工業協會牽頭,組織了“綠色輪胎”產品自律標準的制定工作。該標準將參考歐盟輪胎標簽法和其他一系列法規,對輪胎的性能指標進行標定,相關的檢測方法、設備和設施目前正在積極完善和推進當中。
根據在“2012中國綠色輪胎產業發展論壇”上收集到的材料,中國輪胎行業從產品、原材料、工藝、技術、標準制定等方面,在全方位地推動“綠色輪胎”的產業化進程,目標是:在“十二五”末期實現50%的企業可以生產“綠色輪胎”,25%的企業“綠色輪胎”的產量超過普通子午線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