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強勁增長,汽車工業高速發展,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巨大的市場前景,極大地吸引了世界跨國輪胎制造商到中國投資建廠。特別是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經濟全球化趨勢持續升溫,加速了國外輪胎廠商向中國轉移的步伐。世界排名前10位的跨國輪胎公司,目前已有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等8家落戶中國,最近德國大陸公司也準備在中國投資建廠;原國有重點輪胎企業,目前已有50%被外資并購;國內子午胎市場70%以上的份額已被外資輪胎廠商侵蝕。專家預測,再過幾年國外輪胎公司生產的輪胎將占據中國80%左右的市場份額,中國輪胎市場已成為跨國輪胎公司競爭的戰場,其在中國的戰略也隨著競爭環境的變化而發生深刻變化,國內輪胎企業正陷入被蠶食的危機之中。這對中國輪胎工業發展將產生全局性和長遠影響,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和重視。
此中國輪胎工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為此,輪胎行業的產業發展政策要實現兩大轉變:一是從過去小生產領域的保護和扶持轉變為重點扶持和培養企業自主研發能力;二是從過去對生產企業的一般性扶持轉變為重點扶持有自主研發能力和核心技術的企業。必須要設立市場準入機制,提高準入門檻,讓沒有技術、不具備輪胎生產條件和實力的企業遠離輪胎行業,使市場競爭更加有序、公平,才能真正提高中國輪胎工業的核心競爭力。
輪胎行業應該是知識密集型行業,而不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輪胎企業的設備、配方、技術、企業管理模式、營銷模式等各方面都是整體的、系統性的,這要求企業擁有更加專業的知識,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才能夠在未來的輪胎行業站穩腳跟,而非原來的僅靠投資和規模來拉動企業效益。
提高輪胎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新材料應用、新工藝設計和新產品研發能力,關系到中國輪胎工業在世界輪胎工業的地位。目前中國輪胎行業的自主研發能力,無論是輪胎制造基礎理論研究,還是新產品開發、新材料應用等方面,都比較落后。除華南輪胎公司萬力牌扁平化、高速性能轎車子午胎,上海輪胎公司全鋼工程子午胎等技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外,其余大多數產品都是在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開發的中檔產品。
行業專家預計,2014年世界經濟形勢有望逐步好轉,歐美輪胎市場將迎來全面復蘇。目前中國輪胎產業雖面臨諸多矛盾和問題,但汽車行業拉動效應顯著,輪胎產業仍將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同時,模具的主要原材料——鋼材價格處于較低水平,這些有利因素都將支撐我國輪胎模具業績向好,行業總體有望在2014年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一方面,半鋼胎投資將接力全鋼胎投資,驅動輪胎模具增長;另一方面,跨國輪胎公司本地化采購也將進一步拉動行業增長。